拼版照片:上圖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大同煤礦集團忻州窯礦治理前的資料照片;下圖為8月28日無人機拍攝的治理后的忻州窯礦矸石山治理區(新華社記者楊晨光攝)。
“矸石山冒黑煙,放進土豆一會兒就能烤熟。如今變了,那個黑煤山變成了‘花果山’。”在山西大同礦區生活了50多年的王樹平感慨道。 矸石山是煤礦集中堆置廢料的場所,久而久之堆積成山。長時間日曬雨淋后,矸石山會風化粉碎,產生污染環境的粉塵。此外,矸石山內部矸石極易發生自燃,一座矸石山自燃可長達數十年。 王樹平所在的大同煤礦集團忻州窯礦始建于1918年,近30年來排放的366萬噸煤矸石形成了一座占地16.8萬平方米、高約36米的大型矸石山。從2016年起,這座百年老礦以“重塑地貌、恢復植被”為主線,與華源綠化公司合作治理矸石山。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