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同市堅持生態立市,加大力度恢復自然植被,不斷擴大綠化面積,在建設美麗大同的同時,也將其轉化為生產力,不斷向美麗富裕幸福大同邁進。
2019年,大同市建成區新增綠化面積165.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2.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88平方米。此外,大同市通過運作古都燈會、成龍國際電影周、云岡旅游節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動,向游客展示“綠色發展”新成就,也讓美麗生態環境成為這座城市的競爭力。
大同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大同通過打造大林業生態片區,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同綠”,不僅有助于改善了大同市就地起塵、水土流失嚴重的脆弱生態,而且為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筑起了堅實屏障。
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也成為吸引眾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大同的重要優勢。據了解,秦淮大數據集團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此公司與山西省正式簽約建設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項目,并選址落戶靈丘縣。
秦淮數據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居靜表示,依托靈丘縣的新能源和生態優勢,公司已成功將風電和光電轉化成為高效的計算產能。投入運營一年來,秦淮數據靈丘公司為周邊地區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上交利稅數百萬元。
不久前,大同市以網上連線方式與北京中關村數字產業集群、北京中創鴻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集中簽約22個招商引資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助于大同加快實現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大同智慧城市建設。
目前,大同市已成功建成清潔能源、通用航空產業、大數據產業等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綜合產業鏈。(馬靜波)
[責任編輯:
吳銀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