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花到黃花餅,“黃大花”經歷了什么?
“黃大花”是誰?
就是下圖這株花枝招展、離鏡頭最近的黃花。
“黃大花”祖祖輩輩們都生長在大同火山腳下。
這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加之獨特的黃花六瓣七蕊種質資源
和火山噴發形成的富鋅富硒土壤,
造就了大同黃花色澤金黃、蕾長肉厚、
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征。
7月,大同黃花進入采摘季,
“黃大花”和它的兄弟便經歷了一場特別的旅程。
采摘需趕在黃花綻放前,
特別是黃花見到陽光后會加速盛開,質量會大打折扣。
農民伯伯們從凌晨便開始采摘黃花,
“黃大花”被采后裝筐,帶到市集被收購。
這兩天黃花收購價是1斤兩元,比去年漲了不少。
黃花漸漸從“脫貧寶”變成了鄉親們的“致富花”。
經過一段時間晾曬,
“黃大花”被送到一家深加工企業。
在這里經歷了腌制、拌餡、包皮、烘烤、冷卻、包裝,
最終被做成了黃花餅。
“黃大花”的表親們還分別被做成了
黃花醬、黃花鮮露、黃花茶、黃花菜,
都被帶到了7月12日舉行的
2021大同黃花豐收活動月啟動儀式現場。
從黃花到黃花餅,
“黃大花”漫游奇境記,
正是大同打造黃花全產業鏈的縮影。
目前,大同全市黃花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
培育黃花精深加工企業34家,系列產品達10余種,
全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8億元,
小黃花正變成大產業。
鳴謝:大同市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