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端大分類 末端智能分 生活垃圾分類要探索形成太原模式
“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將從完善設施入手,積極實施前端大分類,探索末端智能化分類,要高標準打造100個示范小區、100個示范單位和300個試點村莊,走出一條垃圾分類治理的太原模式。”7月22日,市城管局對下一步垃圾分類作出安排部署。
在前端大分類方面,規范裝修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運,有物業的,仍按現有模式由物業公司負責,委托有資質的渣土運輸單位收運處置;未實施物業管理的,由產生者向社區報備,社區協助聯系相關單位收運處置。目前我市僅有萬柏林、晉源兩區建成了機械化的大件垃圾破拆設施,其余各個縣區要結合區域分揀中心建設,力爭年底之前建成大件垃圾收運中心。
同時,完善廚余垃圾的收運處置,除繼續依托天潤公司擴大賓館、飯店、食堂餐廚垃圾的集中收運外,將倡導居民家中的廚余垃圾實施精分,未加工的菜葉菜幫等屬于其他垃圾,加工后的剩菜剩飯屬于廚余垃圾,我市將配建相應的收集設施。對于有害垃圾,我市初步選定首批34個暫存點,由專業隊伍集中收運處置。此外,對于可回收物,我市鼓勵社區、物業、單位與廢品回收公司合作,健全可回收物的回收體系。我市統一采購了300個生活垃圾分類屋,可幫助社區或物業分類儲存可回收物,隨后由從事廢舊物資回收的單位或個人集中收運。本報訊(記者 郜蓉)
[編輯:
吳銀冰
]